今天是
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 农历乙巳年(蛇)腊月初八
|
龙江“双碳”赛道如何备战?
信息来源:互联网 ‖ 发稿作者:咸汉斌
‖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7日 ‖ 查看125次
如何降低碳排放? 优化能源结构发展风能光伏等新能源
加快“碳大户”技术革新 如何实现碳中和? 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 记者从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间,依托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全省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达到38.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7.3%,森林抚育达到349.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到22.4亿立方米。截至目前,黑龙江省森林总面积达到2150万公顷,草原总面积达到207万公顷,自然湿地面积达到556万公顷。
划重点 全省“1+N”行动起来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项目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实现‘双碳’目标是全省各部门、各行业、各区域共同努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结果。这一点,从碳达峰‘1+N’的行动方案体系中可以看出来。”邢洁表示。
“1+N”行动方案体系 “1”是指黑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路线图和碳达峰行动方案,“N”是指涉及“双碳”目标的重点行业和保障领域,如能源、工业、住建、科技、生态碳汇等。
“总体来说,我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应聚焦两种项目,一种是以风能发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项目,另一种是以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为代表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邢洁说。
今年8月,黑龙江省百大项目建龙西林钢铁有限公司80MW余气余热综合利用自备发电项目二期一次性并网发电成功。“该项目的投用,将大幅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每年可减少颗粒物排放9.6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85.59吨、减少二氧化氮排放163.73吨,进一步推动建龙西钢建设绿色工厂目标的实现。”建龙西钢能源中心主任寇军说。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各地对“两高”(高耗能和高排放)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深入挖掘存量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改造升级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对此,邢洁表示,“两高”项目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存量、寻找新增量、对标销售量,进行精确核算,确定削减量,从单一生产方式逐步转变,最终过度到使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今年7月,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首笔全国碳交易以每吨52.78元的价格,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打响了全国碳市场交易的“第一枪”。黑龙江省有91家发电企业参与其中,“其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田砚宇说,以发电企业为例,进入碳市场交易后,统一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标准,让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高的企业须向排放强度低的企业购买碳排放额度,这样增加了高排放企业的运营成本,而对于一些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来说,是增加营收的又一途径。
据悉,截至11月18日,黑龙江省进入全国碳市场交易企业获得的配额盈亏相抵,略有盈余。
面对我省碳交易企业经验不足的情况,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组织企业开展能力建设培训,并指导成立了黑龙江省低碳企业联盟,优化配置内部资源,确保省内企业顺利进入碳交易市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