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致6死,原因初步查明!秋天请警惕这个“杀手”!
信息来源:互联网 ‖ 发稿作者:咸汉斌
‖ 审核人员:管理员 ‖ 审批人员: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2日 ‖ 查看574次
2020年9月28日14点07分左右,湖北天门楚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 据湖北省应急管理厅通报,初步查明发生爆炸的直接原因是在进行压滤试验时,静电引燃危险物料分解爆炸,导致事故的发生。事故企业及相关单位责任人正在配合调查,追责问责工作随后展开。
2019年9月29日,浙江宁波锐奇日用品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9人死亡,3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1人轻伤)。 2019年10月3日13时27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梁岔镇工业集中区的淮安市欣易佳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发生一起火灾事故,造成6人死亡。
直接原因由于厂房通风条件不畅,加之无机械通风设备且缺少防静电设施,现场堆放的XPE泡棉中残留的可燃性气体聚集并达到燃烧浓度,由于气候条件和生产环境的影响,触发静电放电,点燃可燃性气体,引燃XPE泡棉,蔓延并迅速燃烧。【详情点击】
2019年9月21日,山西孝义市山西信发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火灾事故,现场浓烟滚滚。官方通报原因为,外施工单位在信发公司碱厂石蜡车间外检修施工时,工人未使用防爆手机,产生静电打火,不慎将现场存放的树脂空桶点燃!
2019年1月22日,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某工业园内,货车司机把车停在生产车间门口空地,公司两名员工把生产车间内的珍珠棉成品搬到货车车厢里。一员工从珍珠棉上跳下来,踩到车厢地板金属时,脚下因静电产生火花引起火灾。火灾导致一人脸部受轻伤。 静电危害
爆炸和火灾是静电带来的最大危害。静电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而容易发生放电。当带电体与不带电或静电电位低的物体互相接近时,如果电位差达到300 V以上,就会出现火花放电。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若已达到周围可燃物的最小着火能量,而且可燃物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就会立即发生燃烧或爆炸。
静电电击只发生在瞬间,通过人体的电流为瞬时冲击电流,其危害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直接伤害、二次伤害、精神紧张。人体遭受电击时,会精神紧张,发生误操作、高空坠落、摔伤或触碰机械造成伤害等后果。
静电可以使生产中的粉体沉积,堵塞管道、筛孔等,造成输送不畅引起系统憋压,超压能导致设备破裂。贮运塑料等产品过程中,静电放电会导致产品熔融、粘结、变色甚至分解变质、报废等。静电放电能量可能导致计算机、生产控制仪表、安全控制系统中的硅元件损坏,引起误操作而酿成事故。
企业防静电
就是在工艺流程、设备结构、材料选择和操作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以达到限制静电的产生或控制静电积累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限制输送速度:降低液体输送中的摩擦速度或液体物料在管道中的流速等工作参数,可限制静电的产生。
加快静电电荷的逸散:包括使用缓冲器,在输送液体物料时,使带电的液体通过管道进入储罐之前,先进入缓冲器内“缓冲”一段时间,使大部分电荷在这段时间里逸散,从而大大减少了带入储罐的电荷;注入储罐的液体应静置一段时间后才能进行检尺、采样等工作,以使蓄积的电荷向器壁、液面集中并泄入大地;消除杂质,石油产品在生产输送中要避免水、空气及其他杂质与油品之间以及不同油品之间相互混合。 消除产生静电的附加源:如液流的喷溅、容器底部积水受到注入流的搅拌、液体或粉体内夹入空气或气泡、粉尘在料斗或料仓内冲击、液体或粉体的混合搅动等。
选用合适的材料来消除静电。 适当安排物料的投入顺序:在某些搅拌工艺过程中,适当安排加料顺序,可降低静电的危害。 静电屏蔽,即将屏蔽导体靠近带静电体放置,以减轻静电放电的危险和防止静电感应的作用。可采取整体屏蔽,也可根据需要采取局部屏蔽,可采用网状屏蔽体,也可采用板状屏蔽体。但需要注意的是,屏蔽并不能消除静电电荷。 所谓泄漏,就是把静电泄掉。泄漏法包括接地、增湿、加抗静电剂、涂导电涂料等方法。 静电消除器是有效防止绝缘体带电的设备,分为放射线式、外接电源式、自感应式3种类型。 |
|